荧光增白剂及其应用与发展
1 荧光增白剂的增白机理
白色物品一般对可见光(波长范围400~800nm) 中的蓝光(450~480 nm) 有轻微吸收,而造成蓝色不足【1】,使其略带黄色,由于白度受到影响而给人以陈旧不洁之感. 为此,人们采取了不同的措施来使物品增白、增艳. 通常使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加兰增白. 即向预增白的物品中加入少量蓝色颜料(如群青) ,通过增加蓝色光部分的反射来遮盖基体的微黄色,使其显得更白. 加兰虽可增白,但一则效果有限,二则由于总的反射光量减少,而使亮度有所降低,物品色泽变暗. 另一种方法是化学漂白,通过对带有色素的物体表面进行氧化还原反应而使其褪色,因此对纤维素不可避免有破坏作用,而且漂白后的物体带有黄色头,影响视觉感受. 上世纪二十年代发现的荧光增白剂弥补了上述方法的不足,并显示了*的*性。购买
荧光增白剂检测仪请咨询麻花天美星空糖心科技有限公司。
荧光增白剂是一种能吸收紫外光并激发出蓝色或蓝紫色荧光的有机化合物,吸附有荧光增白剂的物质,一方面能将照射在物体上的可见光反射出来,同时还能将吸收的不可见紫外光(波长为300 ~400nm) 转变为蓝色或蓝紫色的可见光发射出来,蓝色和黄色互为补色,因而消除了物品基体中的黄色,使其显得洁白、艳丽. 另一方面增加了物体对光线的发射率,发射光的强度超过了投射于被处理物上原来可见光的强度,所以,人们用眼睛看上去物体的白度增加了,从而达到增白的目的.
2 荧光增白剂的结构特征及其分类
作为荧光增白剂,其分子都具有由π电子形成的平面共轭体系,结构如下: - C = C - C = C - C = C- 或- N = C - C = N - C = C - ,此两类结构的化合物吸收紫外线后,电子从基态激发到活泼态,在极短时间内又回到基态,可放出波长为420~450 nm 的荧光【2】. 根据1982 年“染料索引”收录的359 只荧光增白剂,有一定实用价值的FWA 按照化学结构可分为二苯乙烯型、香豆素型、吡唑啉型、苯并恶唑型、苯二甲酰亚胺型五大类【3】. 其代表物的结构式商品名列于表1. 由于荧光增白剂的发展比较迅速,文献中的分类已比较具体. 可分为三嗪氨基二苯乙烯型、恶唑环型、双乙酰氨基取代型、香豆素型、吡唑啉型、萘二甲酰亚胺型、恶二唑型、三氮唑型、碳环型、呋喃型、咪唑型等十一类【4~8】。购买荧光增白剂检测仪请咨询麻花天美星空糖心科技有限公司。
3 国外的发展及趋势
1921 年,A. V. Lagario 发现了增白原理; 1929年,Krais 发现二氧代香豆素的配糖体七叶甙能增白人造丝进一步证实了增白原理, 世界上*只香豆素类FWA【9】诞生,但由于其性能不稳定,耐晒牢度很差,且不易合成,因而无实用价值;1934 年英国卜内门公司发现4 ,4’- 二氨基二苯乙烯- 2 ,2’双磺酸(DSD 酸,国外称DAS 酸) 可增白纤维素织物及纸张. 发表了*只DSD 酸类FWA 的合成,开创了荧光增白剂历史的先河. 1939 年德国拜耳公司*个以Blancophor 为商品名推出系列FWA【10】,从此标志着FWA 开始进入实用化和商品化的新时期. 50年代,洗涤工业引入FWA ,荧光化合物的合成如雨后春笋,55 年前后,许多国家相继开始生产FWA ,如前苏联、波兰、捷克. 日本也紧随其后,且后来者居上,现已能生产上百个品种的FWA. 进入60 年代,荧光增白剂开始步入大规模工业化生产期,之后的十年处于稳步增长阶段. 由于多年来生产FWA 的原料和中间体毒性以及荧光增白剂本身降解问题的积累导致生态环境受到影响和破坏,使得70 年代后荧光增白剂的发展很缓慢,世界各国的化工、染料生产公司开始致力于研究和开发环保型产物,包括改变剂型(由粉状变为液状) 和改进合成工艺. 到80 年代后,随着洗涤剂和合成纤维工业发展的要求,许多新的FWA 品种应运而生,而且趋于化,90 年代后这种特征更为明显,仅93~94 年世界主要公司开发的FWA 共计64 只【11】,有61 只用于合成纤维工业,而96 年投放市场的纺织用FWA 就有75 只【12】.到目前为止,FWA 的产量约占世界染料总量的10 %左右,产物已近2500个商品牌号。购买荧光增白剂检测仪请咨询麻花天美星空糖心科技有限公司。